中国龙和美国鹰的故事

2013/08/15    来源:http://www.acivisa.cn    编辑:m_e6f5e5

  经济学家许一力撰文:整个世界主要由两个火车头拉动,中国小火车头和美国大火车头。中国和美国成了现在世界的主角,一个像龙,一个像鹰。

  雨果有句名言:“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时机已经到来的想法。”外媒曾用这句话评价习李新政改革的相当到位!

  在09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据说某个学派的权威曾向奥巴马提出过美国经济复苏的“绝密药方”,此后,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出现向美国回流的迹象,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金融资本开始纷纷涌向美国,美股大涨!

  殊不知,美国这种实体经济的复苏,打破了过去20年来世界经济的一种根本平衡。

  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个很有特点的平衡:整个世界主要由两个火车头拉动,中国小火车头和美国大火车头。中国和美国成了现在世界的主角,一个像龙,一个像鹰。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世界上主要的生产者。美国只需要印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生产者大量出口给消费者,中国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并在贸易顺差中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并将这些外汇储备再次投入购买美国国债等资本市场,更加促进美国消费者的提前消费。有了中国的外储资金借贷,美国人又借此大量购买中国的出口,中国的生产更加旺盛。

  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成了最大的消费者,一个成了最大的生产者,就像两个紧密相连的连体婴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最大的谜团出现了,到底是生产者会成为世界霸主还是消费者维持世界霸主呢?又或者先不提霸主的事,当今世界这样的模式能一直持续下去么?

  显然不能,就算是美元是世界货币,也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国家能这样一直透支消费下去,透支就会产生负债,美国的负债已经接近了国际警戒线,无论是财政的赤字还是贸易的赤字。

  总有一天,这种模式会崩溃的。到时候到底会中国受益还是美国受益呢?尤其是美国开始实际经济回流、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的今天,美国也开始充当生产者,中国该怎么办?

  据说中国的高层到处在吸收各方的改革良策,什么样的模式最适合中国发展呢?

  1960年代全球经济学圈的一次顶级内部会议上,经历了二战的原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阵营展开了一场经济模式的探讨。这是一场国际最顶级经济学家的探讨,前苏联的成功让资本主义国家思考,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适合发展?是姓资的市场经济还是姓社的计划经济呢?

  在资本主义阵营这一方,市场经济当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马克思从来没有否认资本主义的成就,它虽然只诞生了几百年,却创造了几千年的成就。但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模式,却越来越受到质疑。

  在二战前的大萧条中,市场经济的漏洞越来越明显,它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只关心自己的收益盈利,根本不会去关心无产阶级的收益盈利。

  可是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真正消费的又是千千万万的这些无产阶级。如果他们的收入没有增长,社会保障没有建立起来的话,他们又如何能消费呢?

  这必然导致像大萧条中的生产过剩,产品积压浪费,甚至扔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危机。看来要想铲除这种危机,资本主义需要吸取马克思的一些观点。

  这正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源泉所在,在向英国皇室阐述的经济理论中,凯恩斯提出几个著名的观点:“节约不是美德;经济发展必须改善劳工的生活来刺激他们消费。”

  他的理论得到了高度认可!战后的资本主义开始全面总结过去原始资本主义的教训,凯恩斯主义盛行。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人性化的现代福利制度,破天荒的开始关心起无产阶级的生活来了。美国的工会越来越强大,欧洲的福利制度达到了顶点,德国也建立了新式的市场经济。

  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将部分无产阶级发展成中产阶级,刺激了大众消费,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适合发展?似乎已经有了基本答案。确切的说,市场经济并不就是姓“资”,计划经济并不就是姓“社”,他们其实没有姓。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吸取了计划经济优点的市场经济,配备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市场经济才是最成功的经济模式。(除了在特殊时期,比如滞涨时期)

  美国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发挥的最出色的。二战后,美国先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是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先是美元金本位的确立,然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配合世界银行和IMF这两大为美国服务的机构,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战败的日本和德国,美元的霸主地位极度牢固。

  但在实体经济上,美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欧盟。这两个受到援助的区域迅速崛起,而美国制造实力相对下降,美国许多的实体生产制造部门越来越敌不过日本欧盟,甚至核心军事的信息技术都掌控到了日本手中,日本扬言要买下美国。

  这两个国家的市场经济非常完善,已经有大量的无产阶级转化为中产阶级,成为拉动内需消费的最大引擎。并且通过货币贬值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那时候的日本和欧盟认为赶超美国指日可待!

  这和当今的中国是一样的情形。

  从当初的情形来看,日本和欧盟都是被认为要赶超美国的,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日本一下子被80年代末的《广岛协议》给击溃了,之后到现在的经济都一蹶不振,德国为代表的欧盟也在最后是不了了之了。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

  一、是美国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来维护了它的美元霸权,不管是日本和德国都只能在巅峰期被美国的霸权压力而退步。日本只能是附属国,汇率政策完全掌控在美国手中,德国推崇的欧元在石油贸易中的结算,哪个石油出口国敢这样子叫板,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像萨达姆。

  二、从纯经济来看,日本和欧盟的人口太少,这导致它们的国内消费能力太小。当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内的市场迅速饱和,就急需要依赖国外的市场,选择出口导向。这些国家于是将出口得来的外汇,大量借给美国,刺激美国的提前消费。

  问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市场不能无限制的消费下去,美国积累的负债一定会让这种模式无法持续。

  从以上这两点来看,日本和德国注定被美国玩于股掌之间,那是注定的事。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和美国一样拥有核武器,不会在军事上被美国要挟。另外,中国的13亿人口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筹码,我们无需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必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选择出口导向,因为我们的内需消费潜力巨大。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有利条件,我们中国却完全没有利用起来。美国虽然在生产领域不断落后,一个又一个领域的优势被超越,但却在国际金融领域成了大赢家。

  中国的无数外汇储备借给了美国,美国人总是在提前消费,却总是有钱消费,也总可以借钱消费。美国是借钱的一方,却俨然成了大爷。作为借钱方的中国却无比依赖美国,如果美国的消费疲弱,我们的经济也自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理论上,中国是绝对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和欧盟的,我们的13亿人口消费如果真的激发出来,那将迅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庞大最集中的中产阶级。

  不仅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市场,也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所有的金融资本都会进入中国,人民币也可以顺势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

  中国到现在为止为什么没有将自己这么大潜力的内需市场利用起来,反而走出了日本和德国相似的一条道路呢?这恐怕跟我们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在过去左倾思想的引领下,计划经济下的过度平均主义,造成了经济的停滞不前,中国错过了解放后最佳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远落后于日本和德国。

  改革开放后,出于对过去极左思想的反思,中国的精英阶层高度推崇市场经济。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市场的,那就一切都好,只要实施了市场经济,抛弃了计划经济,那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事实是,市场经济虽然消除了平均主义,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经济自由化和民营化,极大的加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我们忽略了普通老百姓的感受,他们缺乏好的教育医疗,缺乏完善的社保,因为这种公共产业甚至都被私营化了。

  导致贫苦百姓没有保障而不敢消费,即使在收入增加后,也怯于消费,中国的储蓄率极高就是这个原因。

  这相当于走了一个极左思想的另一个极端。而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初,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所进行的土地改革、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制度,让民众敢于消费,这是开放初年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本应该吸取的好的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期,反而被完全否定,走出了另一面,而这正成了现中国最缺陷的所在。

  当今中国又走到了改革的三岔口上,必须要反思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当然是个根本,但计划经济也有优势的所在。必须将这两者真正的结合,还要走出中国特色。

  何谓中国特色?按前面所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当然很重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中国13亿人的消费潜力,这是我们本身最大的优势。

  只有这样,中国赶超美国时,才能避免日本德国赶超美国时必须依赖出口的困境。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扩大本国消费内需,这才是中国赶超美国的特色之路。

  这个任务比以前艰巨。因为消费与投资不同,投资增速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而消费是激发的。你不能逼人去消费,而只能激发人去消费。激发消费首先是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还利于民,这是前提。

  其次是完善社会保障,有了收入才愿意消费。就打比方说从眼前中国最大的两件事情来看,城镇化绝对不能是搞投资的城镇化,而是一切能增加人的收入提高人的消费的城镇化。

  分析到这一步,应该很明确,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应该在中国走。市场经济当然是一个基础,但完全采取市场经济的国家,走的却并不成功。

  放眼全世界,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几个呢?美国和欧洲当然算,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也算,紧跟着英国屁股的澳洲也勉强算上。其它的洲屈指可数,非洲的市场经济完全没有培育出来,南美曾经创造过一点奇迹,但之后就销声匿迹。

  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可能也就十几二十来个,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凡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配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培育了大批量的中产阶级,本国消费能力能完全激发出来的国家。这样的市场经济往往是吸取了计划经济的某些优点。而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缺失的市场经济国家,必然是失败的!

  国内理论界对单纯的发展市场经济到了需要深刻反思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真正震撼到了美国。但能不能跳出日本、欧盟当年追赶美国时的怪圈?

  中国已经具备好于当时日本欧盟的条件,就看我们能不能吸取他们的教训,能不能培育一个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样的三岔路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越美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