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传统

2018/11/27    来源:http://www.acivisa.cn    编辑:Administrator

1) 咖啡,全美咖啡协会估计每杯咖啡的平均售价为1.38美元,一年按260天算,每天早晨上班前买一杯咖啡,要花掉360美元。

2)抽烟,美国现在每包香烟的价钱是$4.54,一天抽一包就是1660美元每年。

3)喝酒,各地价格不同,假设在酒吧里一瓶啤酒加小费需5美元,一天平均喝两瓶一年就是3650美元。这还不算买回家喝的红酒,烈酒。

4)便利店里的瓶装水--一瓶20盎司的品牌瓶装水售价约1美元,一天一瓶一年就是365美元,瓶装水对环境也不利,这个我已经论述过了。

5)做指甲--2004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次做指甲花费 $20.53,这样一周一次就是$1,068。

6)洗车---一套洗车服务平均售价$58,俩月洗一回一年就是$348 。

7)周一到周五中午出去吃饭--平均每顿花费9美元,一年就是$2,350 。

8)贩售机里的零食--平均1美元一袋,一天一袋,一年就是$260 。

9)信用卡的利息--根据2007年5月的一项统计,每年美国人付信用卡利息的中位数为$6,600。

10) 不用的会员卡费--好多人有健身房的会员却从来不去,每月35到40 美元,每年又$480 。

美国人的消费传统

美国的消费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源于他们的移民传统。在美洲大陆开发的历史上,英国移民将这种消费方式自古老欧洲带到了新大陆。1620年,那艘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最早的一批英国清教徒,横渡大西洋,经过近两个月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北美离波士顿不远的普里茅斯。而这批一贫如洗的移民是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订购的船票。如果从那时算起,消费信贷诞生在美国快四百年了,远久于美国独立历史本身。

消费信贷是使消费者能立即购买商品和劳务,却以后付款的一种安排。它既包括分期付款信贷,也包括非分期付款信贷,例如一次付款偿还的放款、以及医院和公共事业所提供的信贷。消费信贷实质上是短期债务,不包括住宅抵押等长期贷款。1970年时美国消费信贷约相当于个人纳税后收入的19%,美国人那时约有2/3的小汽车和1/2左右的电视机、家俱、洗衣机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

为此,地方政府加强了它的消费信贷,各州还成立了消费信贷公司,那是一种专门从事小额和放款的金融机构,在70年代时,这些公司的放款金额只限于几百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鼓励消费的。如果政府征税,意味着扩大政府的开支,如果减税,则促进居民消费。前者把社会的资源向国家倾斜,为国家开源,后者则把财富留给人民,让大家花钱。总之,美国的财政政策大部分时间里是促进花钱型的,只是国家花还是百姓花的区别。美国人似乎认为,钱就像海绵中的水一样,可以不断地挤出来。

借贷消费是美国的普遍现象

借贷消费在今日美国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拿开车的例子说,行车得先有道路,而车行驶在路上则需要燃料,于是在美国形成了这样的消费链条:地方政府发行长期的债券,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向全美国的消费者借钱,以便修建公路。消费者再向自己未来借钱,从汽车经销商那里申请中期贷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买车。然后他再用手中的信用卡以短期借贷的方式在加油站里购油。

在这个链条中,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消费均是借贷方式。政府和消费者都是向未来借钱,将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花。所以,美国看上去公路四通八达,汽车销售业一片繁荣。美国人油价消费之多,甚至使得世界石油价格从21世纪后开始不断上涨,每桶原油价格频频创造历史新高,世界经济也由此被拉动了。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而未来充满变量。

美国人“先住房子后还钱”

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另一个支撑,也是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的惟一亮点。房地产业在股市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始终能保持多年繁荣颇为不易,也为美国经济未来埋下重大隐患。因为在美国购买房产,很少有全款购房的,几乎所有人都申请贷款。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就都能够获得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人看重的是先住房子后还钱的消费方式,这证实了詹姆士·摩根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颠覆。而那个近乎寓言似的故事,则给人们揭示了美国人负债经营生活的理念:玛丽与爱诺都60岁了。有一天,她们在公园里散步时相遇。玛丽骄傲的说:我辛苦了一辈子,刚刚攒购买房的钱,使我在过60岁生日的时终于住上了自己的房子!爱诺却非常自豪地说:我30岁就买下了我现在的住房,向银行贷了30年的款,可是我昨天终于还清了银行的钱!

这个故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玛丽的是传统型的,爱诺的则是现代型的。美国励志作家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勇于冒风险,敢于创业,向詹姆士·摩根分析的那样,先算好自己的消费,在决定怎么挣回来。

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人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人为此背债终生。银行重视这样的贷款,因为它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比起股市来,房地产的波动性小,上下浮动的周期又长。不像股市那样,会给投资者带来突如其来的冲击。银行贷款时,主要审核申请人未来的赚钱能力,而不是他当时已有的资产。银行看重的是贷款人的工作水平和收入性质。从这点上来说,一个家财万贯的退休者不如一个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实习医生,因为医生的未来收入是增长的,而退休者能保持住稳定的收入就不错了。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基金经理,在美国一家著名的金融机构工作多年,掌管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到银行申请房地产贷款时,自然受到了优待。别人需要20%的首付,他却被劝说只付5%就可以了。就是说,银行主动建议为他提供95%的房款,等于房子基本是银行替他买的,租给他住一样,还划到他的名下。而且他可以选择任何类型的房子,银行肯为他承担房地产交易的风险。如果他万一丢掉工作还不起钱,那银行就只好替他处理房子。

其实他本人根本不想只付5%。既然敢买房子,他就已经准备出超过20%的房款。房屋贷款的利息远高于钱存到银行的存款利息,接受银行的建议的话,他将背负95%的贷款利息,这加大了他的购房成本。当时签订的又都是浮动利率的贷款,如果利率上浮,他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成本就会陡增,上浮的利率越高,压力越大。

其实银行就是希望在贷款利率上获利。一个高收入的客户是潜在利润的增长点,为此,银行不惜冒房地产贬值的风险,加大的贷款额度。它甚至在住房贷款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装修的贷款,还可能在住房抵押后的净值再贷款,让消费者从里到外都向未来透支。

房地产市场也是波动性的市场。虽然没有股市波动那样强烈和那样频繁,房地产市场也有大起大落的时候。即便是香港那样的弹丸之地,土地和金子一样贵,房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下跌了70%。

在西方世界这样的例子也俯拾皆是,在哪个时代都有。同样在90年代,在德国就有过1马克一栋房子的价格。当然不是说房子几乎一文不值,而是说那房子破旧的太厉害,修复起来代价太大,所以不好定价。政府又不愿意随便出手,就象征性地售出,当然对房子的买主附加了许多其他条件。

美国联邦政府在21世纪也这么干过,在新纪元开始的时候,就用1美金的代价把空屋和查封的房子卖给能把这些房地产进行改造和派上用途的地方社区,以便让后者再把房子租给中低收入的家庭。美国联邦房子管理局承包了全美各地760万房子的抵押贷款,一旦房主付不出贷款,管理局先会设法给予协助,如果一切办法都行不通,就查封房子,赶走倒霉的房主,他们曾经在半年中卖掉39000栋。

美国社会的夸张性消费

从经济学的角度,消费是指使用一项产品到无使用价值的过程。

当前意义上的消费则空泛得多,它甚至演变得和其原意相左。首先它不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其次它不一定马上消耗买来的东西,将其变成废物,可能长期的放在那里作为摆设使其升值,也可能为将来预留垃圾。消费既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商场货架摆的消费品也就不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

许多国家都曾经考虑过抑制这种夸张性的消费,特别税就是一种选择。只是,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之间有许多中间产品,其范围不好界定,对其单独征收的消费税就更难确定。政府不可能在惩罚了奢侈品消费者的同时,不惩罚普通老百姓。特别税征收的结局很可能在抑制了有钱人消费的同时,也抑制了一般人的消费。

而且,一部分奢侈品是舶来品,它们在进口时已经被征收了高额的关税,政府的受益在此已经有了体现,遏制消费的目的也体现了。如果另征消费税的话,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国内消费受到抑制,消费者转而到国外去消费,结果是中央政府的税收不足,反而使资金流入境外,让外国人受益。另一种是黑市的出现。美国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黑社会的盛行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了黑市,而这个黑市正是政府抑制消费的措施造成的。禁烟时黑市的香烟市场走俏,禁酒时黑市的酒市场走俏。黑社会借此在短时间轻易了攫取大量的垄断利润。

美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曾通过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的法案,实施不久遭到社会上的强烈反对,没有几年就推行不下去了。令人意味深长的是,最强烈的反对者不是富人,而是生产奢侈品的工人。因为税收提高的原因,他们的产品销售遇到问题,企业面临破产,工人们要当然为自己的生存而战。富人们无所谓,他们可以转而到国外去消费,或者消费其他没有单征税的物品。

在100年前,美国已经是个消费社会,但那时表现自我的消费方式都是富人,穷人没有那个经济能力。二战以后的美国,人们的消费开始超前,表现自我的人开始普及,普通人也进行随意的消费,他们攀比的是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不过直到70年代,美国人的消费远没有现在那样夸张。那个时候,个人在银行都有活期和定期的存款,这些存款占他们家庭资产的相当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定期存款,就是说人们储备的欲望还是很强的。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每一年,美国的国际贸易一直都是顺差。这意味着美国人卖给其他国家的货物大于其他国家卖给美国人的货物,所以有贸易的剩余,也就是说美国人没有像现在这样,卖出去的比买进来的少,从而造成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

现在美国人选择的攀比对象不再是邻居和朋友,而是比他们富裕很多的人,他们可能花掉一个月的收入仅仅是为了到高级餐馆吃一顿。穿名牌服装也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品味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人人均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他们的消费额却在不断上升。更可怕的是,消费者的期望值上升的更快!

普通美国人的日常消费

居家过日子,经常和先生一起到商场购物。

我们住的这个社区大多是欧洲人,所以,到附近商场购物的可以说多是美国白人,一般来说,这个社区的人们是属于美国的中产阶级。

刚到美国的一段时间,到商场购物,常为美国人的满载满归感到惊奇。时间一久,便也看出了他们与中国人消费的区别。

我曾不止一次地问先生,家里已经有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还是总要买个没完。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们和中国人不同,你们中国人是一天一买。我们是一周买一次。瞧,他说起话来像个中国通。其实,先生也不过只去过一次中国,中国话里除了说:“我爱你”则一概不知。

我说:“你哪里知道我们中国人,我们是挣两个花一个,你们是挣一个花俩。”

好家伙,不知不觉,我把我妈妈曾说给我听的话用在了老公身上。“再说,你哪里是一周一买,你是有钱就花,没钱也想花。”我像个把家虎兼黄脸婆似的和先生说。先生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没注意,那些东西都很便宜。”

说起美国的物价,我觉得先生说的没错,在国内时,我常把美元和人民币按一比一的比例去计算,也就是说,在美国,美国人花一美元,中国人在中国花一元人民币,两者是等值的。因为从工资收入来看,当时的我认为这样的计算还算合理。

但到美国以后,我再用这个方法计算,对很多商品就讲不通了。甚至很多商品在国内的价格和在美国的价格用美元比是不相上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话,是我们普通人家常用的一项消费,在美国,每月的电话费如果不是长途,只几十美元就可以无限时地打下去。如果用电话卡,长途的话费也不尽相同,有的电话卡便宜一些,有的贵一些,我说的便宜,是指打国际长途有的便宜的是一分钟几美分,贵的电话卡打国内长途有时也要几十美分不等。买日用品及食品,花100美元就会买到很多的东西。前不久,我买了两套夏季纯棉的短袖上衣和短裤,这样的质量在国内大概至少要花200多元人民币,可在这,我花了不到30美元就买了两套很好的纯棉夏装。电器产品在美国更是便宜,一个25英寸的松下彩电大概要花300美元……

日常用品的物价不高,那么美国人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呢?撇开最大的消费房子和车不算,家庭消费中不可缺少的水、电、汽、油也是一笔不得不算的开支。

有房子的美国人大多数都有一个园子,那里有的种菜,有的种花有的是草坪,冬天,如果下雪,门前的雪要有除雪机清理,夏天,家里的草坪需要除草机割草,于是家中各式各样的与此相关的机器就占了不小的部分。此外,各种各样的保险每月也要从个人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比例。一般中等收入的美国人每年还都有一定时间的假期到外地或国外去旅游。为了刺激国内旅游消费,美国国内有些地方的旅游花费也不是很高。今年,从美国东部到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机票加上六星级的宾馆3夜四天的住宿时间,一个人的花费加上旅途的保险大概是400多美元。

在我上面流水帐似的叙述中似乎样样都不是很“贵”,但每个月,中等收入的美国人要从收入中扣除的个人所得税就达33%左右,加上偿还房子和汽车的贷款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开支,一个月下来,他们存在手中的钱已经几乎为零,就在这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他们仍旧潇洒地经常到饭店去“改善生活”。我的一位在美国居住很久的朋友说的很形象,“在饭店里,如果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只剩下了一美元,中国人会喝免费白水,而美国人就会去买可口可乐。”我也和我妈妈开玩笑说:“中国人是过着穷日子的富人,美国人是过着富日子的穷人。”

美国妇女消费习惯新调查结果

最新调查显示,76%的美国妇女喜欢购物,但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这个乐趣压力最大的部分,是在结帐时的等待。29%则认为,和售货员的互动很有压力。

据《聪明购物》(ShopSmart)杂志报导,美国妇女平均每年花385小时购物,87%的受访者认为购物时最重要的是货比三家不吃亏,25%则认为宁可节省时间而非金钱。

调查还发现,57%的美国妇女认为,最低廉的价格是在折扣店如沃尔玛和Target,只有17%的人认为上网可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另外,约45%的妇女消费者主要是靠亲朋好友提供购买建议,而她们认为最不可靠的购买建议是来自售货员 (39%),和广告(31%)。

调查显示,过去三个月来妇女受访者购买的商品,除了食品日常用品之外,则是衣服 (77%)、鞋子 (58%)、化妆品 (56%),以及维生素及补品(52%)。